2010年02月19日 08:54 來源:北京晨報
30年前,改革開放的大門剛被推開,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懷揣著夢想,一路向南從上海到深圳、廣州,最后匯聚到海南。在90年代海南異彩紛呈的典故里,年輕的馮侖、王功權和潘石屹們在海南撈到了第一桶金。今天,海南搖身一變成為國家戰(zhàn)略的國際旅游島,這個神奇的地方還會造就怎樣更加神奇的故事?2010年是海南的國際旅游島元年,我們的目光再次向南眺望,看海南如何由量變到質變,成長為黃金之島!
專家如是說
“要把海南打造成第二個香港”
好戲已經上演:海南概念股暴漲,房地產一天一個價,酒店一天的費用超過萬元,沙灘上的熱浪逼人。更好的戲還在后面:離岸金融業(yè)務試水,拓展免稅店,博彩業(yè)突破……海南如何把誘人的概念變成現(xiàn)實?“國家相關部委和海南正在積極制定相關細則,很多優(yōu)惠措施對消費者與投資者都有不小的誘惑力。”夏鋒在接受北京晨報采訪時信心滿滿。他是中國(海南)改革發(fā)展研究院海南發(fā)展研究所所長、國際旅游島規(guī)劃智囊團成員。
去海南購物 免稅店擴大范圍
看到海南國際旅游島發(fā)展意見中的規(guī)劃,許多人都會勾畫出這樣一幅愜意的畫面:享受著陽光、沙灘、海浪和仙人掌,還可以買到在香港購物中心才能夠買到的免稅商品,即便是旅游費用比以前略高,但就淘到的免稅商品而言,也是物超所值。外國游客免簽證就可以進島旅游消費,這里有高規(guī)格的高爾夫球賽、游艇和帆船賽。
“這在未來幾年完全可以實現(xiàn)。”夏鋒表示:“我們要把海南打造成為第二個香港、第二個國內的購物中心。目前財政部正在研究拓展免稅商品的對象,將國內游客納入銷售范圍,一兩年內就能得到批復。”
據悉,海南現(xiàn)有海口、三亞、瓊海和萬寧4家免稅店,銷售對象僅為外籍人士及華僑和港澳臺同胞。夏鋒表示:今后,非上述身份的游客也能夠在休閑度假時買到免稅商品,免稅商品的種類也會將國內商品納入。
夏鋒說:“目前島內的免稅店存在價格高和產品少等問題,經營并不理想。國內商品進入免稅店后,視同離境,給予出口退稅待遇,免稅店的價格將比島外低很多。”
旅游仍有上漲空間
需要更細致的規(guī)劃
除免稅店之外,租個游艇結婚也許能夠成為現(xiàn)實,因為海南游艇交易中心將在今年成立。馬彩,這一足夠勾起人好奇心的博彩項目,也可能會在近兩年內亮相島上。此外,開著房車沿海而居、世界頂級高爾夫俱樂部觀瀾高爾夫球場的落戶、養(yǎng)眼的模特大賽、奢華的美洲杯帆船賽等等,都將成為海南的一道道風景線,使得旅游附加值直線上升。
“現(xiàn)在海南游的價格在不斷上漲,以后仍有上漲空間,但在政府的調整下會是一個合理的區(qū)間。最重要的是,消費者在旅游的時候能夠得到比以前更好的服務與旅游項目組合,物有所值,這需要政府做更細致的服務業(yè)規(guī)劃。”夏鋒說道。
更多的投資機會
積極支持企業(yè)上市
對于做了10多年風險投資的老王來說,海南仍然缺少可投的項目。“雖然利好消息出了不少,但除了股市的海南板塊和房地產市場出現(xiàn)變化外,沒看到更具體的政策出臺,所以我仍在觀望。”
“投資渠道狹窄,再加上過去幾年政府下放給地方部分審批權,推動土地的無序開發(fā)。在得知海南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情況下,投資者一擁而上,導致房地產瘋狂上漲。”夏鋒說。
“所以,政府一方面打壓熱錢流入樓市,一方面拓寬投資渠道。”夏鋒說,“考慮到海南是欠發(fā)達省份,GDP還不到2000億元,一般性預算收入只有200多億元,無法支撐旅游服務業(yè)的發(fā)展,所以積極支持企業(yè)上市是發(fā)展島內規(guī)模企業(yè)的好方法。”
“此外,政府針對個別服務業(yè)執(zhí)行了前所未有的優(yōu)惠措施。”夏鋒說,“政府為了解決當?shù)馗邫n住宅與當?shù)蒯t(yī)療水平不配套的問題,就用免費用地和免費建樓等超優(yōu)惠政策引進北京的301醫(yī)院在三亞成立分院。”
主要的消費階層就是我們
富豪如是說
“海南成為國際旅游島之后,主要的消費階層應該就是我們這些人啊。”汪潮涌語重心長地說。汪是信中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及總裁,曾投資過搜狐、百度、瑞星、華誼兄弟和北大青鳥,引進暢銷書《窮爸爸富爸爸》和《誰動了我的奶酪》。
他是“最敢玩兒的富豪”。2005年,他斥資4億元組建“中國之隊”參加美洲杯帆船賽。這些天,三亞成為“2011-2012沃爾沃環(huán)球帆船賽”在亞洲的唯一經停和接待城市的消息,讓他興奮不已。他是中國帆船比賽的愛好者和推行者,很希望看到世界頂級賽事在自家門口舉行。目前,他在海南的帆船已由最初的一艘增加到了四五艘。
汪潮涌曾是奧運火炬?zhèn)鬟f首站三亞的火炬手。他每年都有五六次海南之行,這習慣已經保持了七八年。駕著游艇出海玩了一天后,回到酒店,約上未盡興的好友,待明月升起,在泳池里品上等紅酒,吟古詩,唱今曲。在商界頗有人緣的汪潮涌,每逢節(jié)假日總能約上一堆朋友到海南瘋玩十來天。
今年元旦前后,汪潮涌偕夫人李亦非(原MTV中國區(qū)總裁)和孩子,約上百度的李彥宏、俏江南的張瀾、汪小菲以及港交所的掌門人李小加等上百人,在海南的亞龍灣曬太陽、玩帆船和打高爾夫球。“像我們這樣拖家?guī)Э诘木蹠绻腥说暮⒆颖容^小就會把保姆帶上,這樣玩兒起來比較方便。如果不是在海南而是出國玩兒的話,一般不會帶保姆,玩兒的多少會有些不盡興。”汪潮涌說道。
他表示:海南在一些高端人群中頗具吸引力,最主要的原因是既不需要簽證等手續(xù),又不需要倒時差,距離很近,很方便。“很多企業(yè)界的朋友都拋掉去夏威夷、巴厘島、泰國的計劃,直接到海南玩。”
不過,他擔心急功近利的漲價會抹殺海南的優(yōu)勢。“最大的問題就是價錢漲得太快,有的酒店已經漲到了好幾萬元一天。今年元旦,五星級酒店的價格平均比上一年旺季最少高出30%,現(xiàn)在仍在上漲,這點我比較擔心。”雖然兩年前他在海南買的房子已由每平方米1萬元漲到了每平方米3萬多元,但他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上漲。
在汪潮涌眼中,海南的許多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雖然旅游區(qū)內的建設比較好,但周圍的配套設施并沒有跟上。游艇與漁船共泊一區(qū),整個亞龍灣居然沒有一個超市,沒有一個醫(yī)院,這對想要到這里來休閑和養(yǎng)老的高端人群來說是個極大的障礙。”
話題海南
下一個夏威夷還是迪拜?
海南雖然較中國其他經濟特區(qū)落后,但它不缺旅游資源。作為中國唯一的省級熱帶島嶼,那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植被、氣候、藍天、空氣、海水和沙灘的質量,與巴厘島和夏威夷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以夏威夷群島為代表的地區(qū)已經形成完備的旅游產業(yè)鏈條,中國的海南仍處在旅游開發(fā)的低級階段,任重而道遠。
毫無疑問,政府作為整個旅游產業(yè)發(fā)展的主導者,首先應該樹立起國際化的服務意識,打破傳統(tǒng)的以管理為中心的思想,以開放和虔誠的姿態(tài)去挑戰(zhàn)。打造“東方夏威夷”,政策的扶植只是邁出的第一步,海南“路漫漫”,仍需“上下而求索”。
海南要發(fā)展勢必需要資本的支持,而房地產作為旅游業(yè)不可或缺的產業(yè)同樣需要大力推進。但我們看到,流入海南的資本已成“洪水猛獸”,各路資本對房地產的瘋狂投資似乎要將海南推向另外一個極端。
海南省人均GDP尚不足北京、上海等城市的20%,如今房價卻已不相上下。而購房者大多來自內地,不僅懷揣現(xiàn)金而且不看房直接付款,這樣的場面恐怕連“恐慌性需求”都難以形容,這很難不讓人將其和泡沫聯(lián)系在一起。
海南如今的景象并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曾顯現(xiàn)。在1988年海南建省和經濟特區(qū)定位的刺激下,加上市場化改革的推波助瀾,海南房地產在短短3年時間翻了4倍,但終究在宏觀調控的“大棒”下歸于破滅。
如果說海南泡沫太過遙遠,那么就在不久前發(fā)生的迪拜危機再次說明,任何市場都不存在神話,市場終究會以它特有的方式進行調整。在此之前,日本、香港、美國都曾留下過同樣的軌跡。歷史一再地證明,投機資本推動的房地產虛假繁榮對經濟拉動來講終究只是飲鴆止渴,而政府應該及時認清形勢,揮動“看得見的手”,將這種崩盤危機扼殺在搖籃中。
炒樓者如是說
最擔心開發(fā)商毀約另賣高價
“珍藏三亞灣的最后一百個機會”,三亞某樓盤打出的口號正合炒房客的內心。實際上,自從1月4日“國際旅游島”的光環(huán)降臨以來,一直靜默的海南房價猶如插上了翅膀。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的投資者參與和見證了發(fā)生在這個海島上的“爆炒奇跡”。
在三亞買房的人群中,古劍(化名)的炒房之路代表著大多數(shù)人的炒房歷程。聽說國際旅游島計劃獲批后海南房價“異動”,正在海南度假的古劍立刻進入備戰(zhàn)狀態(tài),他用兩天時間跑遍了三亞的在售樓盤。在被譽為海南房價爆炒樣本的鳳凰島公寓(論壇新聞),古劍見到許多手提現(xiàn)金的購房者。這些一擲千金的豪客看上去并不關心房價的漲幅,所以即使鳳凰島公寓房價高達每平方米7萬元,也均在開盤當日被搶購一空。
在海南售樓處輾轉的日子里,古劍見證了炒房者的人生百態(tài)。在以火箭速度躥升的房價面前,隨處都是分秒必爭的人群。有下了飛機拖著行李直奔售樓處來看房的,有徹夜不歸排隊等號的,街頭大排檔里人們談論的話題都是房價。炒房者還帶動了相關產業(yè)鏈,酒店紛紛搭上“漲價”班車,盡管住宿價格上調了不少,但三亞的星級酒店均出現(xiàn)客滿。
在這種狂熱氣氛的感召下,原本在三亞擁有一套“度假房”的古劍匆忙把原本放在股市里的錢套現(xiàn)購買了一套小戶型(論壇新聞)的海景房,這筆投資在10天后就給他帶來了60%的收益。
可是,古劍的心始終懸著。“最擔心的是開發(fā)商違約不交房另賣高價”。古劍的擔心不是毫無根據,在瘋漲的房價面前,開發(fā)商坐地起價的事屢屢上演,“毀約”已成為目前海南樓市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尤其在二手房市場,“簽約當天就毀約的不在少數(shù)”,三亞的一位房地產中介從業(yè)人士表示。
簽訂購房合同離開海南后,古劍依然與三亞的售房人員保持緊密聯(lián)系,而最近售房人員的反饋讓他有些惴惴不安。售樓小姐稱,最近整個市場行情淡下來了,主要是價格太高,客戶也變得理智了。盡管已經有心理準備,降溫速度還是超過了古劍的預期,他表示:“房子就長期拿著吧,反正又不急著用錢。”
記者對三亞房地產中介的采訪顯示,目前看房的人增多,但成交量正趨于平穩(wěn)。“可能是春節(jié)將至的關系吧,年后估計會重新火爆”,一位地產中介這樣預測。
海南“下海”沉浮記
倒賣汽車初試水
1984年是中國的“公司元年”,“下海”成為這一年的年度詞匯。千百萬懷揣理想與抱負的年輕人用同樣的詞匯相互試探與鼓勵,新中國第一次“下海”潮就此拉開,與內地隔海相望的海南也在此時拉開了“下海”的大幕。
1984年1月,鄧小平首次南巡后,中央政府決定開放沿海14座城市。毗鄰香港、深圳的海南理所當然地被列入開放之列。財經作家吳曉波在《激蕩三十年》一書中描寫到,時任海南行政區(qū)黨委書記雷宇為此“激動得夜不能寐”。
初試鋒芒的海南選擇了“劍走偏鋒”,上演了一出汽車倒賣的大戲。為了盡快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海南打起了“小算盤”——利用特批的外匯留存和進口配額,倒賣稀缺消費品到內地,而尚屬稀奇且單價較高的汽車被納入重點。在100%乃至200%驚人利潤的驅使下,海南全島陷入了全民倒汽車的熱潮。
一年時間內,海南非法進口汽車8.9萬輛,到貨7.9萬輛,違規(guī)炒買外匯5.7億美元。最終,中央政府發(fā)覺此事,汽車進口被叫停,一場狂歡就此落幕。
洋浦在風波中起航
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掛牌成立,海南島的歷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建省伊始,海南決定把位于海南島西北部的天然避風深水良港洋浦作為開放的“排頭兵”。
當年12月,海南省正式向中央請示,以每畝2000元人民幣的價格將洋浦開發(fā)區(qū)30平方公里土地租讓給熊谷組(香港)有限公司,租期70年,由熊谷組在開放區(qū)內投資興建多項大型工程。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海南這種“洋浦模式”得到廣泛認同與贊譽,但多名政協(xié)委員在1989年兩會期間炮轟“洋浦模式”,認為是“喪權辱國”和“新租界”,就此引發(fā)“洋浦風波”。關鍵時刻,鄧小平做出批示:“海南省委的決策是正確的,機會難得,不宜拖延。”
“洋浦風波”就此平息,洋浦的未來漸趨明朗。1992年,國務院批示把洋浦設立為國家級經濟開發(fā)區(qū)。2007年,國務院批準設立洋浦保稅港區(qū)。
房地產泡沫掀波瀾
1992年初,鄧小平發(fā)表南巡講話。中央向全國傳達《學習鄧小平同志重要講話的通知》,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海南建省和特區(qū)效應由此全面釋放,房地產開發(fā)迅速火熱,并在投機資本的追捧之下迅速形成泡沫。
《中國房地產市場年鑒》顯示,1992年海南房地產投資達87億元,占固定資產總投資的一半,僅海口一地的房地產開發(fā)面積就達到了800萬平方米。一年間,海南地價從1991年的每畝十幾萬元/飆升至每畝600多萬元,升幅五六十倍。商品房價格同樣是一路飆升,由1991年的每平米1400元升至1993年的每平米7500元,泡沫跡象十分明顯。
在國內通貨膨脹形勢嚴峻的情況下,1993年6月24日,中央政府出臺《關于當前經濟情況和加強宏觀調控意見》,提出整頓金融秩序、加強宏觀調控的16條政策措施。在緊縮的金融政策下,海南房地產泡沫在急劇膨脹后砰然破碎。600多棟“爛尾樓”、1.9萬公頃閑置土地和800億元積壓資金成為海南房地產泡沫最后的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