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06日 22:15 來源:華夏時報
作為壽險市場的龍頭老大,中國人壽新年伊始就在壽險市場上加大了營銷動作,但與以往不同的是,其開始將目標轉向國內城市的高端人群。
2月28日,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正式在上海市場開賣兩款高端產品,福祿雙喜銷售起點10萬,福祿尊享30萬。記者獲悉,銷售當日,兩款產品的銷售意向已經達到1800萬元,件數超過100件。而在北京、廣州、四川、安徽、浙江等地,產品已在一個月前就開始銷售,保費規模已經突破45億元。
銷售“富人險”,中國人壽不是第一家。去年,平安、太平人壽、泰康人壽、新華人壽等公司就已經向市場推出過類似的產品。國壽進軍這一領域,除了跟隨市場步伐之外,也意味著其產品調整結構已經完畢,開始向市場發力搶占高端市場了。
“富人險”熱銷
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一位營銷負責人受訪時稱,在當日的銷售儀式上,“現場投保費最多的一個客戶是繳納了150萬元,以五年的繳費期限計算,其購買該款產品共計繳納750萬元,絕大多數的投保人只投保了10萬元的福祿雙喜。”
記者了解到,這兩款產品主要是具有高額生存金、年年分紅金和滿期保險金的功能,購買該產品的客戶每滿2個保單年度將獲得基本保險金額10%的生存保險金,年年享受分紅,75歲滿期還可返還本金。
上海理財專家陳穎分析稱,中國人壽推出的這兩款產品,嚴格來說,并不能算真正的保險,因為保險首先注重的是保障功能,而這兩款產品,更多的是資金的返還和理財功能。“當然,對于富人來說,一款只有幾十萬保額的保險產品可能根本入不了他們的眼,所以保險公司在推銷的時候,不會過多去提保障功能,只是提產品在投資收益和返還方面的功能,這才能引起富人的興趣。”陳穎表示。
據記者了解,對于高端險市場,以往并不出眾的浙江市場此次表現搶眼。“今年我們公司的福祿尊享銷量在全系統內排名第一,遙遙領先于其他省份,說明了這款產品在民營經濟發達的浙江非常受歡迎。”中國人壽浙江分公司負責產品銷售的有關人士如是告訴記者。
對于浙江人為何會熱衷購買“富人險”,國家注冊理財師、保險專家朱慶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浙江的私營企業主較多,他們的家庭資產因和企業資產捆綁在一起而具有較大的風險,購買保險可以避免風險發生;二是投資工具的稀缺也是他們購買大額保險的一個原因。
只為“避稅”?
據記者了解,類似產品,平安去年推出的“富貴人生”全國銷售了66億元;泰康人壽的“永福人生”上市3個月保費達10億元;新華保險的“尊享人生”今年1月份全國預收保費也達22億元。
對于購買“富人險”的好處,各家保險公司給出的說法大同小異,即合理避稅加上資產規劃。
“富人險的營銷法寶,就是規避遺產稅。目前我國的遺產稅還沒有開征,而且短期內也看不到開征意向,中國如果開征遺產稅,對保險業的影響只是很小的一方面,以規避遺產稅的幌子來推動富人險的銷售,只是保險公司的一個噱頭。”3月4日,國家稅務總局黨校一位教授指出。
不過該教授認為,富人合理規劃財產是可以理解的,通過購買保險也能達到資產保值增資的目的,但是富人險往往也會成為“富人”洗錢的一個手段。保險公司不能一味追求保費規模,而縱容洗錢在保險業的滋長。
本報記者了解到,現在除了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和太平人壽在富人險的銷售上已經有卷土重來之勢。
3月1日,平安在全國范圍內推出了名為金裕人生兩全保險以及金裕人生重疾險的兩款保險,以個人投保基本保額10萬為例,兩款產品的繳費共計達到8萬,如果是50萬的保額,保費就要達到40萬。太平人壽也在3月2日推出一款“財富定投”兩全保險。
業內人士介紹,在今年的壽險市場上,推出高端產品,搶奪富人市場,已經成為各大保險公司的共識,在這一市場上,保險公司的產品開發競爭和搶占市場的程度會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