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9日 8:35 來源:易闊每日財經
港匯近期偏弱引起市場關注,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昨日承認,最近一個月港匯的確較低,但他強調港元仍是“有人買有人賣”,未見到有資金大量流出的狀況發(fā)生,目前港匯市場仍算健康有序。他指,金管局會密切監(jiān)察市場,一旦匯率出現問題,就會按機制入市干預。
港匯市場仍健康有序
余偉文指出,去年港匯偏強,主要是由于資金大量流入本港,再加上股市反彈以及新股活躍等因素導致,但不少內地公司集資完成后,將港元資金兌換成人民幣并調回內地使用,令港元匯價有所下跌。他稱,港元兌美元目前在7.77左右,其匯價仍是按市場需求來變動,因此無需擔心。在被問及美元長期偏弱,是否會影響外匯基金的投資策略時,余偉文不肯正面回答,僅稱會定期進行檢討。他透露,去年外匯基金所持的貨幣比例中,86%是美元及港元,其余14%是其他貨幣,但08年雙方的比例就分別為88%和12%。
去年持美元港元占86%
金管局早前提交立法會的報告披露,受到大量流入資金支持,港元自08年第4季以來一直貼近強方兌換保證匯率水平。不過自09年12月底起,港元兌美元現貨匯率略為回軟。由于強方兌換保證多次被觸及,金管局在08年第4季至09年第4季期間向銀行體系合共注入6,407億港元。
另一方面,為應付市場對外匯基金票據的龐大需求,金管局在這段期間增發(fā)共值3,864億港元的外匯基金票據,令總結余的增長步伐放緩。 (文匯報)
考慮多元化投資增回報
金管局外匯基金去年投資回報率為5.9%,而1994年至今復合年度回報率為6.1%,但較其他基金投資回報率為低,如新加坡政府的新加坡投資公司在1981-2006年的復合年度回報率達9.5%。有議員建議更新現有的外匯基金投資基準,提高基金回報率。
復合年回報6.1%遜星洲
對此,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表示,金管局愿意中長線提高外匯基金的回報率,只要完全符合外匯基金三大投資目標:安全性、足夠流動性支持港元穩(wěn)定、以及長遠保持外匯儲備購買力,金管局愿意考慮多元化投資市場和投資產品。外匯基金去年所持的貨幣比例中,86%是美元及港元,其余14%是其他貨幣。目前美國經濟疲弱,美元匯率持續(xù)偏軟,被問及金管局會否減少外匯基金中的美元占比,增持其他貨幣,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未正面響應,只指該局會定時檢討投資策略,而外匯基金中美元及港元占比已由2008年的88%降至86%。
留意人民幣潛在吸引力
至于外匯基金在多元化產品時,會否增持人民幣產品,余偉文表示,金管局一直有留意人民幣的潛在投資吸引力,但同時要小心考慮的是人民幣現時可兌換性有多高以及人民幣資產流動性有多大。
目前,外匯基金基準投資組合中債券組合占75%,股票組合占25%。受美國國債收益率急升拖累,外匯基金去年債券投資錄得7億元虧損。被問及今年會否降低債券組合占比,余偉文未正面響應,只表示會密切留意市況變化,并適時作出防守性投資舉動。 (文匯報)
金管局否認禁巴人開戶
針對銀行拒絕為巴基斯坦籍人士開戶口的投訴,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昨表示,金管局對此非常關注,并重申該局從來沒有任何監(jiān)管條例要求銀行不可向某些國籍人士提供銀行服務。該局昨日已發(fā)出指引,要求銀行盡快跟進投訴個案,并檢討內部營運程序及政策,他希望有關個案在最短時間內得到完滿解決。
要求銀行跟進投訴個案
阮國恒表示,該局已主動接觸協(xié)助有關國籍人士的協(xié)會(香港融樂會),了解到協(xié)會已收到30-40宗不公平待遇的投訴,主要為巴基斯坦籍人士,涉及4-5間銀行。他表示,金管局正收集進一步數據,該局將盡快處理有關個案,但暫時未有時間表,亦難以確定事后會否對銀行采取執(zhí)法行動。
對于媒體報道指恒生銀行拒絕給巴基斯坦籍人士開戶,主要由于巴基斯坦是“恐怖分子國家”,而金管局要求銀行防止恐怖分子在港洗黑錢。阮國恒澄清指,金管局從來沒有要求銀行不可向某些國籍人士提供銀行服務,相反該局早前防止洗黑錢指引中已訂明,銀行要采取公平態(tài)度對待國際金融反洗錢特別工作小組(FATF)所關注國家及地區(qū)的客戶,銀行不可自動拒絕向有關客戶提供服務。該局昨亦發(fā)出指引,再次提醒銀行遵循種族歧視條例及銀行營運守則規(guī)定。
金管局網站數據顯示,該局于2009年11月17日向銀行發(fā)出了國際金融反洗錢特別工作小組的聲明。該工作小組在聲明中表示,對巴基斯坦的防止清洗黑錢條例將于2009年11月28日屆滿感到憂慮。
恒生:擁巴籍客3100個
恒生銀行(0011)昨晚亦發(fā)出聲明重申,恒生內部指引并沒有禁止巴基斯坦籍或任何其他國籍人士開設戶口,該行最近數月亦成功每月為10多名巴籍人士開戶。目前該行巴基斯坦籍客戶數目共約3,100個,其中去年新增數目有182個。另外,該行亦已經聯(lián)絡香港融樂會,希望能協(xié)助向該會反映有開戶困難的人士。(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