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1月12日 09:17 來源:檢察日報
1月6日,重慶市檢察院發布消息稱: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該市三級檢察機關共立案查辦商業賄賂犯罪案件340件354人,其中要案84人(廳級干部5人),占23.7%。截至2009年底,已經偵查終結259件269人,提起公訴192件199人。
2009年,重慶市檢察院明確提出,全市檢察機關要圍繞重慶市委作出的建設“宜居重慶”、“暢通重慶”、“森林重慶”、“平安重慶”和“健康重慶”的戰略部署,以及保稅港區、工業園區建設和舊城改造等中心工作,密切關注征地拆遷、工程建設、招商引資、物資采購、資金管理使用等容易滋生商業賄賂犯罪的重點領域和環節,加大查處商業賄賂犯罪力度。
重慶市各級檢察機關結合轄區實際情況,認真分析總結商業賄賂犯罪案件發案規律及特點,積極開展線索排查,查處了一批有影響的商業賄賂犯罪案件。如沙坪壩區檢察院去年在工程建設領域和醫藥購銷領域分別查辦商業賄賂案件7件7人和5件5人,渝中區檢察院去年立案查辦發生在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案件8件9人。全市檢察機關還在深挖細查中注重案中挖案,如重慶市檢察院第三分院、第四分院通過對行賄醫藥商的深挖,分別查辦了涪陵區疾控中心計劃免疫科原科長童思勤、南川區疾控中心原主任夏先忠、墊江縣疾控中心計劃免疫科原科長瞿炬、黔江區婦幼保健院原院長段鳳璋、南川區婦幼保健院原院長蘭文芳等一系列受賄窩串案。
重慶市檢察院的調查報告顯示,這些商業賄賂犯罪案件呈現出四個特點:
——涉案人員多為當地或單位的“一把手”或實權人物。在這些商業賄賂犯罪案件中,有2人是副縣長,8人是鎮長或副鎮長,還有201人是單位的局長、主任、院長、校長等,他們在單位擁有開展商業活動的審批權或決策權,因而成了商業賄賂的重點進攻對象。
——發案領域相對集中。從商業賄賂犯罪案件所涉領域來看,以房地產開發、城鎮工程建設等為重點的城鎮建設領域商業賄賂案件有203件209人,占所有商業賄賂案件立案人數的59%。
——系統性窩案串案突出。重慶市檢察院稱,該市商業賄賂犯罪逐漸呈群體性發展趨勢,多頭賄賂現象較為普遍,窩串案突出。全市檢察機關立案查辦了發生在工程建設、醫藥購銷、物資采購等領域的窩串案件56件58人。
——賄賂手段多樣化,隱蔽性更強。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信息傳遞的日益發達,犯罪嫌疑人反偵查能力進一步增強,賄賂手段呈多樣化態勢發展。如潼南縣原常務副縣長譚新生在幫助房地產商獲取不正當利益后,以明顯低于市場價的方式向其購買門面房,并要求開發商將購買合同和發票上的價格改為當時的市場價。此外,他還在收受開發商贈送的門面房后,以其母的名義辦理了產權證,欲借此掩蓋其受賄行為。
重慶市檢察院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一年來查辦的商業賄賂案件的特點,今后將進一步加大辦案力度,同時通過個案剖析和類案分析,以開展警示教育活動、發送檢察建議等形式,深入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力爭將商業賄賂多發高發勢頭遏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