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10日 21:34:25 來源:中國證券網
受到經濟率先復蘇預期以及希臘危機的雙重因素影響,國際資金近來持續增加對亞洲資產的押注,并幫助推動地區主要股市和貨幣持續走高。截至10日收盤,韓元、菲律賓比索以及印尼盾等不少亞洲貨幣兌美元的匯價都已升至近兩個月高點。
考慮到本幣過快升值可能給出口帶來負面沖擊,韓國、菲律賓等不少亞洲經濟體本周連續出手干預匯市。不僅如此,分析師還指出,“熱錢”的大量涌入,可能加大亞洲退出寬松貨幣政策的難度。
當局干預本幣升值
出于對本幣近期過快升值的擔憂,僅在本周,就有韓國、菲律賓兩家央行公開進行了匯市干預,而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央行也躍躍欲試。
分析人士指出,亞洲貨幣升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外資的大量流入。來自EPFR的統計顯示,截至3月3日的一周中,其跟蹤的各類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凈流入2.4億美元,為連續第三周出現資金凈流入。今年迄今,這類基金已累計凈流入22億美元。亞洲除日本外的新興市場吸引資金尤為明顯。同時,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也受到追捧。
在韓國,外國投資人近期持續買超當地股市。周三,外資買超1449億韓元(約合1.28億美元)的韓國股票,為連續第七日買超,連續買超持續時間為三個月來之最。韓國股市也已升至六周高點。
外資持續涌入給韓元帶來了不小的升值壓力。10日,韓元兌美元觸及七周新高。在這種情況下,韓國央行本月以來多次出手買入美元進行匯市干預。
菲律賓央行也被發現在近期干預了匯市。匯市交易員稱,央行10日入市干預,以抑制菲律賓比索漲勢。此前,比索兌美元匯價一度觸及近兩個月高點。
本月早些時候,泰國央行也據稱對匯市實施了干預。泰銖兌美元匯價一度觸及近兩年高點。
在其他亞洲市場,馬來西亞本幣林吉特兌美元匯價周三觸及19個月高位,漲幅一度接近0.6%。馬來西亞央行上周正式啟動加息,此舉也直接導致大量資金加速流入該國市場。另外,印尼盾兌美元匯價今年以來已上漲近2.5%,目前仍在七周高點附近徘徊。市場人士猜測,這些央行可能也會實施干預。
在中國臺北,海外資金也連續買超當地股市,并推動新臺幣升至一個多月高點。截至10日,新臺幣已連續三天上漲,持續刷新自今年1月中旬以來的高點。
政策退出難度增加
德意志銀行的外匯策略師貝格表示,近期外匯市場被濃重的官方干預氛圍籠罩。他預計,一些亞洲經濟體的貨幣當局會繼續通過干預來阻止本幣過快升值,但類似舉措不大可能改變亞洲貨幣總體向上的趨勢。
分析師認為,亞洲資產獲追捧,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復蘇形勢更好,二是希臘危機的爆發讓部分避險資金轉投基本面更穩健的新興市場。
不過,外資的持續流入也給當地政府帶來了麻煩,本幣升值還只是一方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本月初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更好基本面帶來的熱錢涌入,加大了新興經濟體政策調整的難度,特別是亞洲和拉美市場。報告認為,最近幾個季度大幅增加的國際資本涌入,使得新興經濟體應對經濟快速復蘇的政策應對更加“復雜”。
“盡管新興市場資本流入仍處在初期,但已經引發了對于名義匯率可能過快上升的擔憂。”IMF警告說。因此,各經濟體需要謹慎地出臺政策對資本流入加以管理,具體措施可以有所不同,包括通過財政緊縮來緩解加息壓力,以及實施更大的匯率靈活性。
IMF還建議說,“經過審慎考慮的”資本管制,也可以是新興經濟體用于管理資本流入的選擇之一。
對于亞洲的央行而言,較西方更快啟動加息似乎是必然的。但問題在于,加息可能加劇外資流入的勢頭,讓局勢更加復雜。所以,如何平衡好退出與熱錢管控,將是未來幾個月亞洲央行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在昨日的議息會議上,泰國央行不出意外地宣布,繼續維持利率在1.25%的低點不變。泰國央行當天也表示,在下次的議息會議上,當局可能開始“正常化”利率。
周四,菲律賓央行和韓國央行都將公布利率決策,多數經濟學家都預計,兩家央行會繼續維持利率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