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網
三塊電腦屏幕上顯示著“40萬條數據請求”的字樣。韓冬要在海量數據里挖掘辦案線索,找到上述數據的關聯和可疑之處,為后續偵查指明方向。
43歲的韓冬是吉林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情報信息大隊副大隊長,與數據打交道是他的主要工作。同事們稱其擁有“最強大腦”,最多時一天能梳理100多萬條數據。
“其他類型的犯罪證據比較具體,經濟類犯罪則重視證據鏈,數據之間的關系和邏輯。”韓冬說,地下錢莊、洗錢、騙取出口退稅等犯罪行為往往藏于海量數據當中。在電腦屏幕前,韓冬經常一坐就是10多個小時。對一些異常數據,他會隨即記錄下來,并標注重點符號。他堅信,數據會打開偵破案件的窗口。
在公安部開展打擊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向境外轉移贓款的“殲擊”專項行動中,韓冬利用數據成功破獲非法經營地下錢莊、洗錢案件50余起,涉案金額達數百億元人民幣,成為吉林省打擊洗錢領域犯罪的拔尖人才,是系統內的反洗錢專家。
韓冬擅用互聯網思維看待情報信息在“云時代”“大數據”“虛擬貨幣”中起到的作用。他主導研發多款打擊經濟犯罪的數據模型,在吉林省內得到推廣使用。
韓冬認為,自己肩上有“老兵”的責任。在全省經偵學習班的授課過程中,他幫助“新兵”提升工作效率。他告訴年輕人,愛上自己的工作崗位,會讓辦案事半功倍。
經偵情報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互聯網上能找到的資料很少。韓冬在休息時會去公安院校的圖書館查閱資料,這也正是他的愛好。他還撰寫了《運用信息化辦理公安經偵案件教程》一書,定期給經偵民警授課,和大家一起拓寬辦案思路。
近些年,公安系統推進信息化、數據化建設,經偵民警要掌握金融、證券、財稅等多個領域知識,不斷提升反洗錢專業技能,斬斷資金外流通道。韓冬說,模型要持續優化、知識要持續更新,而他要繼續“坐得住”,守好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