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青網
“充270元抵300元”,浙江一男子手機號因話費慢充被封,警方:可能淪為洗錢幫兇
“72小時到賬,90元充值話費100元?!?/span>
“內部員工充話費80元抵100元,3-15天內即可到賬?!?/span>
網上經常能看到“話費慢充”,優惠力度比官方途徑大很多,令不少人躍躍欲試。
注意了!這樣充話費,你可能正在幫人洗錢,或將承擔法律后果!
日前,家住浙江樂清的王先生收到短信稱,手機被停機了。他致電運營商得知,自己的手機號碼因涉及詐騙,被臨時停機,需要配合公安機關核實,再至營業廳進行驗證。
“我是良好市民,從未有違法行為,怎么手機卡就涉詐了?”王先生帶著疑惑來到了就近派出所,在與民警交談后,他回憶起幾天前在朋友圈看到“低價充值話費”的廣告,便聯系了對方進行交易,以270元充值了300元話費并在72小時內成功到賬。
經公安機關確認,充入王先生手機的話費為外省某受害人的被騙資金,話費“充值”的過程實則完成了贓款的“洗白”,因此王先生莫名被卷入詐騙案。后經公安機關查證,排除了王先生的詐騙嫌疑,王先生退還300元贓款后拿到了證明材料,手機終于復機了。
事后,王先生感慨說道:“這羊毛真不能薅!手機停了一周不說,還因此生平第一次進警局……”
充個話費怎么淪為間接洗錢工具?看似是一個簡單的話費充值交易,背后卻是洗錢套路,流程繁雜,環環相套。
第一步
慢充平臺在“朋友圈、某二手交易平臺、短視頻”等各類線上平臺發布遠低于市場價格的“話費慢充”“油卡充值”“電費充值”等服務,吸引不明真相的潛在客戶購買。
第二步
各類慢充平臺經過多層級的傳遞,訂單被傳到境外,不法分子再根據訂單的需求,對不特定對象實施詐騙,引導其以掃碼支付、完成任務或充賭資等各種形式,將詐騙來的資金分別給不同的客戶充值,從而完成話費充值和涉案資金的洗白。
第三步
由此詐騙團伙通過手機“充值”完成了詐騙贓款的“洗白”,下訂單的潛在客戶間接成了洗錢團伙的幫兇。導致手機卡及相關聯的賬戶被封停。
因“慢充話費”而被利用,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刑辯律師邱躍表示,如果有證據能證明是明知充話費就是為犯罪洗錢,而貪圖省錢甚至利益而繼續選擇參與充值,則有構罪入刑的可能。同時,優惠或者獲利的數額也非常關鍵。
邱躍說,一般作為客戶選擇充話費,優惠10%左右一般都在合理范圍,認定為犯罪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如果有人發出大額充值或者代理充話費的大量訂單,給予高額返點或回扣等收益,這就屬于超出常理,往往會被認定為明知、應知。在這種情況下,再選擇繼續參與,則構成刑事犯罪的可能性就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