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嚴監管態勢下,多家支付機構遭重罰。
12月4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來頻現支付機構被罰,其中大多被采取“雙罰”制,不少為數百萬級以上的巨額罰單,還有機構被罰數千萬元。從處罰形式和違規行為來看,機構踩到的紅線主要包括反洗錢不力,以及違反機構管理、商戶管理、清算管理、賬戶管理、外包管理規定等,另有機構因違反金融營銷宣傳管理規定被開出罰單,在業內看來,這一違法行為在罰單中是首次看到,也說明監管加強了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力度。
巨額罰單密集下發
人民銀行官網最新公布的支付罰單引發關注。
根據12月1日人民銀行官網披露的罰單信息顯示,上海匯付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付支付”)因違反機構管理、商戶管理、清算管理、賬戶管理規定,以及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違反金融營銷宣傳管理等九項規定,被人民銀行警告,沒收違法所得91.5萬元,并處罰款3172.37萬元,合計罰沒金額超過3263萬元。
機構被開出千萬級別罰單的同時,相關責任人也同樣被罰。從罰單來看,時任匯付支付聚合支付業務負責人鐘某波,被人民銀行警告,并罰款10萬元;時任匯付支付總裁穆某潔,被罰款11.5萬元。
同樣被開出高價罰單的還有天津融寶支付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寶支付”),因違反賬戶管理、商戶管理、清算管理規定,以及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六項違法行為,被人民銀行予以警告,并沒收違法所得39.56萬元,罰款322萬元,合計被罰沒361.56萬元。
此外,時任融寶支付銷售總監任某,被人民銀行警告,罰款6.5萬元;時任融寶支付常務副經理瞿某杰,被罰款10.5萬元。
“從這些高價罰單中,大多能看到‘雙罰’,相關負責人受到處罰會更有警示作用。”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處罰內容上來看,涉及到反洗錢相關規定依然是最主要的問題之一,比如違反商戶管理、清算和賬戶管理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違反金融營銷宣傳管理規定是首次看到,也說明監管加強了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力度,另也表明支付嚴監管依然在持續,特別是對支付通道的管理在加強。
除了人民銀行官網公布的信息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12月1日人民銀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也一次披露了6張罰單,包括福建國通星驛、嘉聯支付、拉卡拉、敏付科技、杉德支付、現代金融多家被罰,其中國通星驛、嘉聯支付、拉卡拉、杉德支付所涉違規行為為未準確標識并完整發送交易信息,均被罰款3萬元;現代金融未按規定落實特約商戶實名制管理要求,未按規定設置收單銀行結算賬戶,被罰2萬元;而敏付科技被罰金額最高,因未按規定進行資金結算,被罰款478萬元。
11月合計罰沒5621萬
針對最新的支付罰單,北京商報記者對前述多家支付機構進行了采訪。
其中,匯付支付方面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該罰單起源于2020年9月至11月,中國人民銀行對上海匯付支付結算執行情況、反洗錢義務履行情況、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工作開展了綜合執法檢查,于2022年5月下發《中國人民銀行執法檢查意見書》,對匯付在上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和建議。
“收到該意見書后,匯付高度重視相關問題,逐條剖析并立即查改。” 匯付支付方面介紹,在2022年5月,公司完成了整改工作,并提交整改報告。匯付堅決擁護人民銀行對支付行業的監管要求,將不斷提升全員合規意識,認真執行各項政策法規。同時,公司也將持續進行技術投入,提升系統鑒別能力,強化風險研判機制,長效提升合規治理水平。
嘉聯支付相關負責人稱,針對本次人民銀行對嘉聯支付廣西分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中提及“未準確標識并完整發送交易信息”的問題,系2022年發生的交易,公司在發現問題后立即按照監管要求完成整改。下一步,將繼續嚴格落實監管要求,強化依法合規經營,建立長效機制全面培育合規文化,提升支付業務合規經營能力。
此外,融寶支付方面則稱“暫不接受采訪”,另截至發稿,北京商報記者未收到其他被罰支付機構官方回應。
眾所周知,近年來嚴監管下支付罰單下不停,尤其是在近一個月被罰情況來看,尤為高頻。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11月以來,至少已有14家支付機構被開出15張罰單,罰沒金額達5621萬元,其中含匯付支付1張千萬級罰單,另外還有敏付科技、融寶支付、環迅支付、富友支付等6家均被罰數百萬元。
反洗錢不力仍是重災區
11月下發的罰單中,支付機構究竟哪些業務環節出了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從具體違規業務來看,機構大多違反了支付清算管理、商戶管理、外包管理等規定。其中,從被罰頻率和處罰金額來看,反洗錢違規仍是罰單重災區。監管主要加強了對客戶身份識別的管理,加強了對支付機構的穿透式監管。
正如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亞評價,11月大額支付罰單密集下發,監管機構主要處罰的是客戶身份識別、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大額交易報告等內容,這些問題落實不到位容易使其成為洗錢的通道,也說明了支付機構內部的合規制度和風險標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一方面表明了持續嚴監管的態度,另一方面也是說明支付機構仍然有在合規方向努力的空間,據我了解大部分罰單都是2020年檢查時所發現,后續已經整改完成。” 王蓬博進一步說道,目前來看反洗錢和商戶管理方向仍然是監管的重點,一方面商戶眾多存在管理難的客觀原因,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支付通道一旦被利用社會危害比較大,此外還可以看到類似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也成為了關注的焦點之一,支付機構在這方面也需要引起注意。
在業內看來,密集下發的支付罰單背后,也反映了監管對機構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態勢,李亞指出,當前支付機構的競爭已到白熱化階段,機構應當嚴格落實監管各項要求,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標準和相應的合規制度,不斷提升業務能力、技術水平,讓支付行業回歸到健康穩定發展的道路上。
王蓬博則稱,建議從反洗錢方向上狠抓落實,同時對灰色產業繼續壓降。談及機構后續發展,在他看來,移動互聯網的支付端改造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未來,類似即時零售、航旅、跨境支付甚至產業供應鏈數字化改造等方向,機構可以重點關注或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