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聞晨報
話費充值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有平臺告訴你,可以低價充話費,你會不會心動?殊不知,讓用戶充值“低價話費”可能是違法人員洗錢的手段,而用戶本身也面臨著交易人員直接“跑路”,損失錢財的風險。
9月15日上午,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靜安區檢察院舉行《打擊懲治電信網絡犯罪情況通報(2022.1-2023.8)》(以下簡稱《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時通報了一則相關案例。
6億元話費以“錯配”形式套轉
2020年至2021年間,“奧某某”等人經李某某、陳某某等人居中介紹、接洽,從黃某某處獲取了其持有的多家空殼公司賬戶、U盾等(上述人員均另案處理),繼而采用將網絡賭博等非法資金與正常用戶的通訊話費充值資金進行“錯配”的方式,將相關資金套轉至空殼公司賬戶,進而層層轉移至境外。
那么,“錯配”模式是如何躲避監管,從而進行轉移的呢?
在“錯配”模式中,犯罪團伙在相關平臺接入賭博平臺鏈接,通過隱秘下載、APP推送等躲避監管。同時,犯罪團伙以高額分成或給予“高額扣點”為誘,與相關從事話費經營的代理公司及平臺開展“合作”,獲取大量用戶充值話費的訂單后,將充值訂單與賭博平臺“上分”訂單通過非法技術進行“錯配”撮合,賭博人員的賭資以所謂“話費”形式被犯罪團伙支配的空殼公司賬戶接收,經多道洗錢環節后,最終以虛擬幣等形式轉至境外賭場。
在上述資金流轉過程中,有人民幣6億余元系通過某甲話費公司賬戶以上述“錯配”形式套轉。
其間,身為該公司總經理的被告人鄭某甲,負責與“奧某某”等人進行聯系,并決策關于“錯配”的整體事宜。鄭某甲還指使某乙公司運營總監吳某某負責日常運營及具體對接等事宜;指使木某公司技術總監鄭某乙負責話費平臺對接及技術支持等事宜。
“海量”數據核查推翻零口供
2022年5月3日、9月7日,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以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先后將鄭某甲、吳某某、鄭某乙移送靜安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2022年9月30日,靜安區檢察院對被告人鄭某甲、吳某某、鄭某乙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向靜安區法院提起公訴。
2022年12月22日、12月29日,靜安法院判決上述三人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至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二萬元至一萬元不等。判決已生效。
本案中,被告人鄭某甲到案后始終“零口供”,否認與他人接洽及接收高額“返點”。對此,辦案人員對“海量”電子數據細致核查,最終通過客觀性證據推翻其辯解。同時,查明被告人吳某某獲取“好處費”并與被告人鄭某乙分贓的情節,后吳某某、鄭某乙均于一審判決前分別退繳違法所得。
話費充值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低價話費”對不少用戶具備一定吸引力。對此,違法人員借機以低價話費為誘餌,將用戶作為間接洗錢的工具。對于用戶而言,“錯配”模式暗藏風險,如違法人員在交易過程突然“隱身”或攜款“跑路”等,用戶將面臨經濟損失。
對此,檢察機關在案件辦理時,同步開展反詐宣傳工作,結合典型案例“進校園”“進社區”“進樓宇”,向學生、社區老人、金融“白領”進行法治宣傳,提醒選擇正規運營渠道進行話費充值,切莫因“貪小利”而成為電信網絡犯罪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