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隨著暑期來臨,不少大學生準備打份工增長見識或賺點錢,動機雖好,但陷阱不可不防。尤其是一些學生因涉世未深,容易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成了詐騙“工具人”。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獲悉,浙江臺州公安機關近期破獲多起學生從事“黑灰產(chǎn)”案件,他們?yōu)殡娦啪W(wǎng)絡詐騙違法犯罪分子提供自己的銀行卡或社交賬號進行代收款服務,“跑分”賺取傭金。此外,還有學生為電信網(wǎng)絡詐騙犯罪提供新型GOIP(一種虛擬撥號)通話服務,成為犯罪分子的幫兇,受到法律懲處,讓人痛心。
在校學生涉“幫信罪”
6月5日,玉環(huán)市公安局抓獲以丁某為首的違法犯罪嫌疑人23人,他們涉嫌為電信網(wǎng)絡詐騙犯罪提供GOIP通話服務。
經(jīng)查,在校學生丁某發(fā)動同齡人員,按照不法分子的要求購買多部手機和手機對錄線,通過上家發(fā)送的二維碼下載手機撥號和控制軟件,并從他處收購手機卡,從而協(xié)助詐騙分子撥打詐騙電話。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時間,學生為電信網(wǎng)絡詐騙犯罪提供新型GOIP通話服務的違法犯罪頻發(fā)。警方介紹說,GOIP相當于一個大手機,一般可以插多張手機卡,每一張卡就是一條線路,對應境外詐騙窩點的一個電話座席,通過網(wǎng)絡連接、信令交換,將網(wǎng)絡語音信號轉化成信令語音信號,境外的詐騙分子就能利用該設備偽裝成本地固定電話撥打并實施詐騙,進一步加大了案件偵破難度。
臺州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副支隊長陳戈介紹,近年來,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以下簡稱“幫信罪”)案件大量出現(xiàn),多數(shù)涉案人員年齡較小,不少涉案人員還是在校學生或剛畢業(yè),他們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wǎng)絡實施犯罪,仍為他人提供銀行卡或社交賬號等用于收取犯罪所得。
“幫信罪”是刑法修正案(九)增設的一個罪名,主要指行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wǎng)絡實施犯罪,而為其犯罪提供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服務器托管、網(wǎng)絡存儲、通信傳輸?shù)燃夹g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的犯罪行為。
在警方看來,“幫信罪”案件高發(fā)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貪圖小利。“兩卡”租賣幾乎是“躺著賺錢”,這對學生、無業(yè)人員等吸引力很大,一些人在詐騙分子的蠱惑下,為了蠅頭小利而淪為犯罪幫兇。二是僥幸心理。一些人總覺得辦案機關不會注意到自己,心存僥幸。還有的人覺得自己沒有參與到直接犯罪中去,不會觸犯法律。三是不知不懂。為數(shù)不少的涉“幫信罪”人員對自身幫助行為產(chǎn)生的危害認識不足。
暑期打工避免被騙
學生暑期打工時一定要擦亮雙眼,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落入詐騙陷阱。近日,臺州警方歸納梳理詐騙分子針對學生找工作被騙的幾種常見方式,提醒暑期找工作的學生不要落入詐騙陷阱。
幫助詐騙分子取現(xiàn)。不少不法分子為了快速轉移贓款,會雇人幫其在線下取現(xiàn)并轉移資金,并許諾高額報酬,其實這些工作就是充當電信網(wǎng)絡詐騙犯罪行為洗錢的“工具人”。
買賣電話卡和銀行賬戶。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電話卡和銀行賬戶,或是充當線下“卡頭”“卡販”,為了一時的利益淪為了詐騙分子的幫兇,殊不知就是因為這些被賣出的大量“實名不實人”的電話卡和銀行賬戶,被詐騙分子用于實施電信網(wǎng)絡詐騙,同時自己也會因此承擔法律責任。
搭建GOIP設備、VOIP(一種語音通話技術)設備。詐騙分子大多藏身境外,他們會以“高薪招聘”為誘餌,誘使求職者在國內(nèi)租房搭建虛擬撥號設備實現(xiàn)遠程操控手機卡,給國內(nèi)受害人撥打詐騙電話、群發(fā)詐騙短信來實施詐騙。通過這些虛擬撥號設備將境外電話轉化為境內(nèi)本地電話,增大了迷惑性,導致受害人更容易被騙。
冒充客服電話引流。有些詐騙團伙會招募“話務員”,要求入職者按照設定好的話術,按照非法獲取到的公民信息名單撥打電話或發(fā)送短信,自稱是各類平臺的“客服”,引導受害人添加上游詐騙分子的聯(lián)系方式。這種工作就是詐騙引流行為。
線下推廣引流。線下推廣引流多以贈送小禮品為誘餌,要求事主掃描二維碼或是用拉人建群、發(fā)送虛假廣告來免費領取小禮品。而這些所謂的兼職工作其實是幫詐騙分子進行地推式引流,為詐騙分子下一步實施詐騙做準備。
00后人員占比六成
陳戈介紹,今年3月1日至5月31日,臺州打擊處理的195名涉案人員中,其中00后人員有119名,占61%。該年齡段人員學業(yè)上還處于大學或高中階段。在高中階段,該人群與社會面接觸逐漸增多,與社會人員來往也更加密切。同時,該人群剛好處于青春期,對金錢的需求也更強烈。但因該人群除父母給的少量生活費外,無其他經(jīng)濟來源,這與他們對金錢的需求相違背,故在外界利益的誘惑下,很容易鋌而走險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據(jù)介紹,臺州公安機關一直很重視學生等未成年群體的反詐宣傳工作,深入各類院校開展“校園無詐平安聯(lián)盟”主題宣傳活動,通過開展“反詐開學第一課”“反詐”直播活動等形式多樣的現(xiàn)場互動和交流,給學生群體植入牢固的反詐防騙意識。同時,充分利用新媒體渠道,通過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宣傳電信網(wǎng)絡詐騙的危害以及防范技巧。
針對當前未成年人被“裹挾”參與電詐犯罪的多發(fā)勢態(tài),臺州警方與教育部門進行對接,不定時獲取肄業(yè)人員身份信息,家庭情況等信息,形成規(guī)范的檔案。同時,將肄業(yè)人員處理情況或在校學生處理情況,實時告知教育部門,讓教育部門對與被處理人員來往密切的人員進行關注并采取適當方式進行普法教育,從而快速有效遏制違法犯罪活動在學生之間擴散。充分發(fā)揮各地公安派出所職能,針對00后及其家長進行反詐宣傳、普法教育。同時告知出租、出借電話卡、銀行卡均系違法犯罪行為,且讓對方簽字形成臺賬,這樣既能防止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又能夠為日后打擊處理提供幫助。
此外,通過梳理涉案人員特征,制作預警打擊模型,在模型制作方面考慮年齡、學歷情況、家庭情況等,再結合各地區(qū)犯罪其他特征點來制作模型,以此能夠快速發(fā)現(xiàn)可疑人員,從而及時遏制違法犯罪行為。
警方提醒,廣大學生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網(wǎng)銀U盾等賬戶存取工具,保護好登錄賬號和密碼等個人信息,不要出租、出借、出售個人銀行卡、身份證和網(wǎng)銀U盾等賬戶存取工具,一旦丟失要立即掛失,對于廢棄不用的證件、賬戶應及時辦理注銷業(yè)務,不要隨意丟棄、買賣。不可因蠅頭小利,鋌而走險,害人害己貽害終生。
警方同時呼吁廣大學生應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治意識,遠離不法行為和違法犯罪活動。要遠離灰色網(wǎng)絡,不要淪為新型涉網(wǎng)罪犯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