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反洗錢監測分析是發現和追蹤異常資金流動、維護金融安全的有效工具。
11月17日,在2022第二屆陸家嘴國家金融安全峰會暨第十二屆中國反洗錢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主任茍文均表示,影響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過度負債、債務違約、違規關聯交易和利益輸送、洗錢恐怖融資及各類犯罪活動等。近年來,對反洗錢數據資源的應用和發展,在打擊洗錢恐怖融資及各類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和資產挽損、防范和處置重大風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此前,人民銀行主導制定了《反洗錢執法檢查三年規劃(2020-2022)》,將總行直管機構及部分規模較大的銀行、證券、保險、支付共184家法人機構納入總行統一規劃。
記者會上獲悉,預計到2022年年底,人民銀行總行及各分支機構將在此輪監管周期內,實現對全國1500家法人機構的反洗錢檢查全覆蓋。從而強化反洗錢執法檢查和處罰力度,提高反洗錢監管的勸誡性。
值得注意的是,提高資金監測分析效能則需要進一步建設反洗錢基礎設施。
茍文均認為,未來五年反洗錢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目標是構建全覆蓋、多維度和高質量的反洗錢大數據體系。而實現這一總體目標,重點要解決四方面問題。
具體看來,首先是要建設貫通全方位的數據治理體系。
包括明確反洗錢業務內涵,拓寬反洗錢數據采集范圍;加快構建數據標準體系,制定和優化編碼規則、接口規范、數據資源目錄等反洗錢領域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構建以數據湖、數據倉庫等多層次技術協同配合的數據存儲體系。
其次是擴展貫通多領域的大數據體系。例如在依法收集大額和可疑交易數據的同時,及時將各類社會管理、行業監管、執紀執法等信息和新興行業、重點領域的相關信息納入反洗錢數據庫,以實現反洗錢監測分析的數據貫通。
在提升大數據應用智能化水平方面,茍文均表示,反洗錢數據來源廣泛、量級龐大,需依靠數字智能化的發展,逐步實現跨機構、跨行業的基礎數據關聯融合,實現反洗錢事前預警、事中監測和事后分析處置。
此外,要筑牢數據安全共享的保障體系。一方面,要按照分級分類的原則構建完善的數據保護制度;另一方面要在確保原始數據不出域的前提下,規范開展數據共享應用,達到“數據可用不可見”“數據不動價值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