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1月12日 10:23 來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近日記者獲悉,央行籌建的“支付清算協會”將在1月內成立,屆時將由該協會牽頭協調負責在2010年內推出首批電子支付牌照,這意味著風靡一時的網絡支付將正式納入金融監管體系。
這并不是央行的第一次表態。早在2005年6月,央行就發布了《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2007年4月18日,時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的蘇寧明確表示于近期發布施行《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但前后兩次由于種種原因而未果。和以往不同的是,2009年以來央行釋放出的信號顯然在加速推進。
電子支付行業急待政策規范
目前,第三方支付已經向各行業迅速滲透擴散,涉及航空、物流、酒店、旅游、教育、保險、游戲等多個領域。據易觀國際Enfodesk產業數據庫發布的《2009年第2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季度監測》數據顯示,2009年第2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307.7億元,環比增長20%,同比增長高達142%。
但發展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卻不容小視:沉淀資金、洗錢、套現、沖擊實體貨幣體系等方面的問題愈加突出。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甚至還為某些色情網站提供收款接口,并從中牟利,成為網絡色情的幫兇。現行的法律框架顯然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缺乏有效監管。對此,記者采訪了支付寶公關部相關負責人朱健先生。
朱健表達了他對于網絡支付納入金融監管體系的一些看法。他認為,“支付寶對于電子支付牌照的發放非常支持,雖然支付寶在電子支付領域一直秉承公開透明的原則,但是電子支付牌照的發放,對于明確行業內的性質與規范起到了很大的協助作用,可以更好地杜絕一些非法交易的產生,能夠使電子商務產業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對于企業的規范和發展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當記者問到一旦納入金融監管體系,企業的所有收入必將更加透明,支付寶是否擔心對自己的盈利有所影響時,朱健稱,“支付寶一向公開,所以管比不管更能促進支付寶的發展。”
對于記者提到首批加入協會的30家企業當中支付寶首當其沖之事,朱健表示,“其實到目前為止支付寶并沒有得到任何官方通知,了解相關信息的渠道也主要是通過新聞報道,所以此事到底是否屬實,還要到有關部門通知后再做解釋”。
與朱健持相同觀點的還有快錢CEO關國光。他在接受采訪時同樣對記者表示,電子支付行業的國家監管是非常必要的,在牌照沒有推出之前,我們承擔的純粹是商業性風險,拿到牌照之后,實際上是國家幫助承擔了很多的責任。
此外,匯付天下董事長兼總裁周曄近日在接受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專訪時也提到,電子支付的行業監管是必需的。我們呼吁在國家監管未正式出臺前,電子支付行業能夠積極自律。對于央行推出“牌照”將一直保持歡迎,并一直在積極的配合做各項準備工作。
百度電子商務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也表示,國家監管的根本目的在于對電子支付行業進行統一規范,完善我國電子支付行業進入門檻,避免惡性競爭,同時解決支付安全問題。因此,有效的監管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在行業內具備競爭實力、已成功運營的支付企業不會因為監管而被限制,反而會在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中進一步發展壯大。
發放電子支付牌照 電子商務受益還是受阻
隨著電子支付業務的高速增長,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沉淀資金越來越多。央行欲加速發放牌照和市場上電子支付的快速擴張密切相關。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08~2009年中國網上支付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08年中國網上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從2007年的976億元飆升到2008年的2743億元,同比增長181%,這已是連續四年保持三位數的增幅,遠高于網絡經濟49.2%的增速,成為互聯網發展最快的行業。據該機構預計,3年后這一市場的規模有望達到12000億元。
當然,支付牌照的發放并非易事。眼下業內人士對最佳發牌時日和發放方式也存諸多爭議。但不管怎樣,加強監管是大勢所趨。在整體的行業發展過程中,電子支付行業也應對自身的服務體系做更多補充和完善。
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同時也對電子支付企業自身安全風險控制能力和產業創新力提出更高要求,勢必促進其健康發展,進而促進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以往的經驗教訓都說明,惟有監管和行業自律創新雙管齊下,這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才有可能,對于充滿創新與活力的互聯網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