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
上傳時間: 2009-12-22 瀏覽次數:2421次
加強“國際熱錢”監管 廈門聲音引起中央關注
關鍵字:熱錢
2009年12月22日 16:10 來源:東南網
東南網-海峽導報12月22訊 國際熱錢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正日益顯現。記者昨日獲悉,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一份源自民建廈門市委的全國政協提案,對境外資金流入監管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意見,在辦理過程中得到了國務院王岐山副總理的批示,將成為中央高層調整我國外匯監管政策的重要決策參考。
近期,迪拜債務危機震驚世界,對市場極度敏感的國際熱錢已經開始做出反應。許多金融專家提醒,國際熱錢有可能被“趕入”我國境內,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廈門是東南沿海開放城市,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也成為海外熱錢的熱門投資地。民建廈門市委早在去年就已開始關注境外資金的監管,形成《境外資金流入監管的盲點和建議》的調研報告。
民建廈門市委課題組負責人黃培銘認為,當前,我國在對境外資金流入的監管方面主要存在八大盲點:一是外商投資企業利用直接投資方式流入;二是利用短期外債方式流入;三是利用預收貨款、延付貨款變相流入;四是轉口貿易外匯收支和貿易價格轉移;五是利用非貿易渠道流入;六是利用地下錢莊流入;七是非法攜帶外幣現鈔入境;八是利用關聯交易流入。
民建廈門市委建議,加強境外資金流入監管首先要消除內外資差別。這有利于抑制不必要的境外資本流入,緩解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有效抑制目前正在出現的“體制性和結構性經濟過熱”現象。要積極調整現行的外資政策,逐步取消對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對內外資要一視同仁,實行統一的、普遍的國民待遇,消除投機資本過度流入的制度性和結構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