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1月11日 12:20 來源:新華網
伴隨圣誕節炸機未遂事件,也門成為美國新反恐戰場。
一些分析家認為,美國對也門了解不多,缺乏完備戰略,雙方間芥蒂也加大合作反恐難度。
戰線長 力不足
美國《紐約時報》9日報道,除提供軍事和情報援助外,美國眼下缺乏完備的也門反恐戰略,以消除也門恐怖主義根源,即貧困和腐敗。
一些美國政府官員承認,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就任后,美國開始將也門視為反恐重要戰場。美國眼下大幅增加對也門援助,今年計劃達到6300萬美元。
按《紐約時報》說法,這一數字和美國對塞爾維亞援助數額相當,但對于成為反恐新戰場的也門,這些援助顯得微不足道。現階段,美國每年向阿富汗提供非軍事援助大約27億美元,巴基斯坦15億美元,伊拉克5億美元。
報道說,美國尚未從伊拉克和阿富汗脫身,轉身投入也門反恐,戰線過長,受制于資源不足,反恐成效難料。
前美國駐也門大使愛德蒙德·J·赫爾坦言,美國在也門沒有具體應對戰略,只是采取一些“回應措施”。在也門反恐,“困難非常大,可能還沒有真正開始就被迫停下來”。
美國國務院一些官員認為,政府不會對也門反恐成效抱太大期望,因為也門自身面臨諸多挑戰,如水資源缺乏、石油可開采量減少、反政府武裝勢力強大等。
專家少 信息缺
美方對也門了解不足,從一名高級反恐官員的“驚奇”中可見一斑。
美國國土安全及反恐事務顧問約翰·布倫南7日說,也門“基地”組織具備策劃襲擊美國客機的能力,這讓他感到驚奇。
2009年12月25日,尼日利亞籍男子奧馬爾·法魯克·阿卜杜勒·穆塔拉布搭乘美國西北航空公司航班飛往底特律時炸機未遂。位于也門的“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聲稱制造這一事件。
布倫南先前擔任美國中央情報局駐沙特阿拉伯分支機構主管。沙特緊鄰也門,布倫南因此被視為最了解也門的美國官員之一。
同樣,美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問題特使理查德·霍爾布魯克手下30多人,而整個國務院只有區區幾名也門問題分析師。
美國對外政策智庫外交學會成員邁卡·曾科說,也門或許是世界上最神秘、最不為外人了解的國家,但問題是為什么不盡早著手了解這個國家。
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本周承認,也門成為恐怖主義溫床,原因復雜、過程長,但反恐不作為的代價高昂。
存芥蒂 缺信任
實際上,美國開始關注也門恐怖勢力并不晚。
2000年10月,“基地”組織武裝人員制造美國軍艦“科爾”號爆炸事件,致死17名美軍士兵。也門與美國官員聯手展開調查,雙方反恐合作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后得到加強。
此后一段時期,美國協助也門反恐同時,注重經濟援助,如援建衛生設施等。但2006年,20多名涉嫌參與襲擊“科爾”號等事件的“基地”組織成員從也門首都薩那一座監獄內逃跑,引發美國不滿,兩國關系惡化。
2007年,因不滿也門釋放一名“基地”組織成員,美國中斷對也門援助。
前美國駐也門大使赫爾認為,雙方關系不穩定,錯失了打擊“基地”的良機。
此外,也門對美國的反恐“熱情”并不領情,提出歡迎美國等國提供訓練、情報支援,但拒絕外國軍隊駐扎也門。
美國《紐約時報》認為,也門高層不愿和美國“走得太近”,而是希望爭取更多國家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