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08日 10: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據巴基斯坦當地媒體3月7日報道,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和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將于3月晚些時候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會晤,討論兩國進一步提升雙邊戰略伙伴關系,加強軍事、經濟合作等議題。分析認為,美國試圖通過這次會晤,進一步促使巴基斯坦保持對塔利班的打擊勢頭,以配合美軍和北約在阿富汗戰場的軍事行動。
近一段時間,無論在巴基斯坦還是在阿富汗,打擊塔利班的行動都取得重要進展。巴基斯坦軍方2日宣布,巴西北邊境巴焦爾部落地區的塔利班已經清剿完畢。2月中旬,巴軍方證實抓獲了阿富汗塔利班二號頭目巴拉達,此后不斷傳出阿富汗塔利班重要頭目被抓的消息。巴基斯坦媒體6日再次傳出消息,巴軍方5日在西北邊境省的一次軍事行動中打死了3名巴基斯坦塔利班的重要頭目,其中包括巴基斯坦塔利班二號人物法基爾·穆罕默德,該消息目前還有待軍方證實。
分析認為,這一系列的事件表明,巴基斯坦與美國的軍事合作正在加強,反恐合作初現成效。美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問題特使霍爾布魯克近日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和巴基斯坦在軍事和民事上的合作在過去的13個月里取得新的進展。他表示,美國歡迎巴基斯坦在打擊塔利班上的積極姿態和“戰略性調整”,希望能夠繼續加強合作。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安全形勢出現好轉跡象,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還不清楚這種“平靜”到底是因為巴軍事清剿起到了作用,還是巴基斯坦塔利班正處于調整期,并醞釀著新的襲擊攻勢。
在阿富汗方面,美軍和北約在阿富汗南部赫爾曼德省馬爾賈的戰事已經基本結束,隨著新增軍隊的到位,美軍和北約已經“劍指”塔利班的“老巢”坎大哈。
在軍事上繼續謀求擴大戰果的同時,聯軍也面臨著“守得住”和“建設好”馬爾賈的重任。“守得住”不容易,因為誰也說不準被趕走的塔利班何時會來偷襲。“建設好”就更難了,馬爾賈當地多為普什圖人,與塔利班屬同一族裔。再者,當地人長久以來以種植罌粟為生,這與美國和北約的發展理念顯然不符,但問題是如果不種罌粟,還能拿什么來謀生?
其實,阿富汗的馬爾賈和巴基斯坦的巴焦爾其實存在著這一地區問題的共性,此間分析認為,軍事打擊并不能從根本上趕走塔利班,因為“逃竄”后的塔利班武裝可能再回來,因此軍事勝利之后在民事和發展上下功夫變得尤為重要。
近一段時間從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傳來的一系列消息說明美國和北約扭轉戰場形勢的努力顯現成效,但獲得對塔利班的勝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此間分析認為,塔利班組織分散,數量難以確定,更重要的是,塔利班武裝的“打不贏就跑”戰術,使美軍和北約認識到徹底消滅塔利班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此情況下,利用在軍事上獲得的優勢,迫使塔利班同意和談并加入阿富汗政治進程,不失為當下更為現實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