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3日 01:00 來源:證券時報
本報訊一邊是人民幣升值的速度未達到預期,一邊是美元的強勁走勢,經過漫長的“潛伏期”的熱錢終于按耐不住。
廣東社科院專家黎友煥指出,“根據數據監測,在迪拜危機后的第三天,熱錢流入內地的速度就開始放緩,而流出的速度則在加快,凈流入額正日漸萎縮。”
數據顯示,12月21日香港銀行同業流動資金結余為2916.71億元,這較11月中旬的峰值3500億元下降了近600億元。與此同時,香港恒指自12月初以來連續陰跌,成交量也持續萎縮,中資權重H股如工行、中移動等量價齊跌。
香港熱錢的撤離和內地熱錢流入放緩幾乎同步。黎友煥指出,香港熱錢出現明顯流出跡象也是在迪拜危機發生后的第三天。
“在港股漲幅過大,資金年底做賬以及美國加息預期強烈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熱錢正在撤離香港。”荷蘭銀行一位分析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資金年底做賬的因素,對于內地熱錢的流向亦有影響。農業銀行一位國際結算業務人士透露,“一般情況下,外資企業年底做賬的做法是,內地子公司和境外母公司收支賬賬相抵,很少出現資金的跨境流動,但根據今年的情況,內地子公司有些采用了把類似于原材料購買費等支出直接匯出境外,這可能是貿易項下熱錢流出的一個渠道。”
但對于追逐跨境套利的熱錢而言,更重要的是,人民幣今年以來的升值幅度遠遠未能達到預期。 根據國信證券的數據,2009年3月至今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僅為2.5%,而2010年上半年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幅度也可能較小。
上述農行人士指出,“從央行每日公布的匯率中間價中,可以發現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幣過快升值,雖然人民幣匯率目前是有管理的浮動,但中間價對各家銀行的交易指引作用巨大。”
與此相對應,美元自12月初開始經歷了一波對歐元的快速升值,截至昨日,短短13個交易日內美元兌歐元升值了4.5%左右。美元的強勁走勢,引發了熱錢回流套利的沖動。
此外,美國愈加強烈的加息預期也是導致熱錢流入中國速度放緩的重要原因。國信證券研究員趙謙在其研究報告中寫道,“一旦美元開始加息,套息平倉交易將會對A股的資金面產生較大的沖擊。”
有分析師指出,隨著熱錢流入速度的放緩,12月份FDI、外幣貸款等指標環比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