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2月24日 07:45 來源:廣州日報
“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數據連續三個月回升,主流觀點認為:“熱錢”正在加速流入國內!然而,本報記者昨天了解到,香港金管局所統計的銀行體系資金結余總額就從2月1日的2295億港元幾乎每日下跌地降至2月23日的2046億港元,也即短短23天內,在港資金有249億港元撤退。
美元升值預期下,熱錢流出導致的亞洲“失血”風險有多大?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將于今天闡述美國貨幣政策的取向。判斷熱錢從亞太新興經濟體撤出的依據何在?
依據一
人民幣匯率變動預期現分歧
自2009年12月以來,外幣存、貸款同比增速連續兩個月同時罕見地反彈。如果未來數月兩者同步回升態勢仍然延續,市場將對未來人民幣匯率前景出現分歧。
此外,香港金管局所統計數據顯示,短短23天內,在港資金有249億港元撤退。另外,中國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12月份單月外匯儲備新增額突然由此前10月、11月高達五六百億美元突降至104億美元,用新增外匯儲備扣除新增FDI和貿易順差,得到熱錢凈流出約201億美元。
依據二
商業地產價格突然下跌
上海“住宅”價格指數自2009年4月份開始回升,但是,令人疑惑的是,自2009年9月份之后卻突然掉頭向下至今,到2010年1月指數下跌到了1988點,已跌破2009年的最低水平。幾乎與此同時,國內媒體關于國際投行出售上海物業的消息開始見諸報端。而在此后,“中國房地產泡沫比迪拜嚴重1000倍”等關于中國房地產未來將嚴重下跌的言論也在海外主流媒體陸續出現。
依據三
美元重回升值通道
“在2月18日美聯儲宣布調高貼現率后,全球股市表現則是鮮明的‘西方普漲,東方普跌’。”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美元是重回升值通道,這將帶動全球資金向美國聚集。如果全球經濟今后的復蘇不如意,這些避險資金不會輕易再出洞。”
依據四
港銀行結余大半月流失250億
一位外資銀行管理層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資金流入香港的速度及規模正在下降。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16日,香港銀行體系的資金結余已不足3000億港元,但一個月前這一數字還曾達到過創紀錄的5000億港元,換而言之,僅該數據就表明近期至少已有超過2000億港元的資金撤離了香港。
依據五
亞太率先復蘇但調整不到位
亞太各個方面的調整不夠。“相反,西方國家在經濟危機中經受了重創,調整相當充分(部分領域甚至可能已出現超調),這恰表明,未來投資增值的空間將遠比亞太新興經濟體更大!”魯政委說,“西方的風險似乎已降到了抄底可承擔的范圍之內!”
深度透視
“流動性退潮”暗藏風險
美國知名的經濟分析機構Weiss公司負責人David對本報記者稱,“美國實體經濟只是稍微有所起色。在這種情況之下,任何利率的提高無異于死亡之吻。”
美國加息預期大大提高帶動美元升值,會發生什么?首先,黃金出現下跌趨勢在所難免,也將對工業大宗商品構成向下的壓力。但同時,大宗商品也將受到需求回升的支撐。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將變得難以捉摸。
此外,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道,“此外美元升值令在港國際資本逐步回流美國,亞太股市未來可能面臨回調壓力。中國的2010 年的A 股市場也將是相當不易賺錢的一年。”
中國“化解”熱錢風險有招數
雖然美元升值呼聲很高,但中國外匯儲備高達2.4萬億元,人民幣升值預期仍然強烈,因此,熱錢流出對中國的風險并不大,而且中國化解這種風險有的是招數。
“美元走強是暫時的。”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胡俞越接受記者采訪時肯定地說。此外,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2010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報告》就預估,逼迫人民幣升值的聲音在西方國家逐漸放大,國際資本也會流入中國以期獲利。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就表示,雖然今年資本流動會發生變化,流入新興市場的資本會出現回流,但考慮到西方投資者今年的投機性心理上升,新興市場的態勢不差,并仍將是熱錢潮涌的主要方向。也就是說,雖然有部分熱錢回流美國,但是流入新興市場的熱錢仍可能只多不少。目前出現的熱錢回流局面將不會再造一次亞洲金融危機,現在擔心“類亞洲金融危機”是多余的。
“而且熱錢離開對我們不是壞事。”根據陳鳳英分析,一方面,熱錢可能使中國資產價值形成更大泡沫,這顯然不利于中國經濟發展。走掉一部分熱錢,中國經濟可以適當降降溫。另一方面,熱錢迫切預期人民幣升值,一部分熱錢回流美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也就減輕了。
香港金管局的傳訊工作人員羅存慧昨日也告訴本報記者,香港金管局相當關注香港的金融市場表現,最近未發現有大規模資金流出香港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