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8日 23:00 來源:太行日報
受城區農機局委托,市產權交易市場日前首次以電子競價的方式,對山西省農機公司晉城城區公司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國有產權進行公開轉讓。競價過程歷時兩小時,經過129輪競價,最終由1999號競買人以1490萬元成交,比起拍價高出13.7%。
山西省農機公司晉城城區公司成立于1988年,隸屬于城區農機局,經濟性質為國有企業,近年來由于受農機市場的制約及各方面主客觀因素影響,公司經營狀況不善,2009年1月,經城區企業改革領導組批準,進行企業改制。2009年9月28日市產權交易市場接受委托,對該宗國有產權及土地使用權進行公開轉讓,并在《山西省經濟日報》、《太行日報》等媒體進行信息披露。為確保國有產權交易價格更加公開透明、合理公允,市產權交易市場經研究討論并征求轉讓方意見,決定如意向交易人為一人,則按照掛牌方式進行交易;如意向交易人為兩人或者兩人以上,則采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倡導的新型產權交易方式———電子競價或公開拍賣方式進行。經過為期二十個工作日的公告期,此次拍賣共征集到3個意向競買人,決定采用電子競價方式進行轉讓。
此次國有產權及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競價在12月8日上午進行,競價過程歷時兩小時,經過多達129輪競價,最終由1999號競買人以1490萬元成交,比起拍價1310萬元高出13.7%。
此項目的成功轉讓,首次展示了電子競價的獨特優勢,交易各方均感到十分滿意,認為此交易方式非常科學、規范,充分體現了轉讓資產在市場中的真實價值。未競買到的競價人也為之信服,認為此種交易方式公平、公正,減少了競價過程中的人為控制,實現了意向受讓方分離等,不僅使交易過程更加客觀,操作更規范,而且還降低了交易成本。
相關鏈接
電子競價又叫網絡競價,是指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采用限時、連續、競爭報價的方法,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選擇報價最高者為受讓方的交易方式。采用這種方式可從技術層面上杜絕暗箱操作,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預防產權交易環節中的商業賄賂行為,對進一步規范產權轉讓競價交易行為,確保國有產權交易價格更加公開透明、合理公允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