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3日 08:50 來源:和訊網
港元匯價近月明顯偏離強方兌換保證的7.75水平,市場關注熱錢流出對本港的影響。據香港媒體報道,中銀香港在最新一期《中銀經濟月刊》中指出,倘若資金大規模撤走,利率將最先出現上升壓力,其次才是資產市場調整。本港需要嚴守監管底線,同時加強合作,降低大規模資金流動及相關風險。
中銀報告認為,金融海嘯觸發國際資金尋求避險,而本港金融體系與內地經濟相對穩定,吸引資金大規模流入,尤其是內地經濟于次季快速回升,「中國概念」投資更成為外資東來的誘因。然而,盡管本港資產市場明顯升溫,但股市日均成交量低于過去兩年,樓市的成交亦低于07至08年間的最高水平,這與資金流入規模并不相稱,反映巨額資金并未進入資產市場,而是沉淀在銀行體系。
因此相信,資金流入對本港的主要影響尚不在資產市場,而在銀行體系,如果資金大規模撤走,首先帶來的將是利率上升壓力,資產市場的調整還在其次。另外,外資的主要目標并不在本港及港元資產,而是內地市場及人民幣資產。
對于資金撤出本港的風險,中銀認為有三個可能的觸發點。一方面是美國貨幣政策轉向,例如美國加息必然導致一些資金回流。同時間,基于目前存有大規模美元套息資金,故撤資壓可能大于04年的水平。不過,美國加息亦反映經濟及就業改善,故本港市場不會出現危機性調整。
另一個撤資可能性是國際市場再現重大負面事件,例如新興市場再發生類似迪拜債務危機的事件,容易引起恐慌,影響力恐比美國加息更大,但同時顯示內地市場的穩健,增加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故這類危機對本港資金流向,關鍵在于市場對內地經濟前景的信心。最后的觸發點為內地經濟是否存有變數,例如政策對經濟增長動力效應淡化,或通脹升溫而需提前收緊貨幣與財政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