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1月12日 11:18 來源:通信信息報
在市場普遍預期明年人民幣升值下,港幣兌美元的走勢更能指導我們的海外投資,港幣兌美元的壓力直接表現世界對人民幣以及中國經濟的期待值,香港市場仍然是美元選擇收益的戰場,不單代表中國價值的H股市場,更多代表中國成長的中資企業會進入全球基金的配置目光
回首2008-2009年,任何宏觀研究都遇上了百年的滑鐵盧,無論“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都無法完全讓人信服的解釋這個市場,市場用完全的極端告訴我們,2008年越做越錯,2009年什么都不做也不會錯。
但是,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復蘇的主旋律下發出越來越重要的音調,中國與世界的聯系也越來越密不可分,分析中國經濟、中國資本市場我們也不得不將眼球望向海外市場。2010年,對于海外經濟,筆者把它簡單的歸結為四個關鍵詞“美元、復蘇、退出、爭奪”。
2009年中國率先邁上經濟復蘇之路后,市場上一度掀起了“人民幣國際貨幣論”,甚至還有“二元貨幣論”的觀點出現。從一定意義上,這是對中國經濟復蘇程度和對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貢獻越來越大的認可。但是從國際貿易的角度出發,世界貨幣必備二大條件,資本項目放開和結算貨幣在短期內很難實現。更多程度上,人民幣扮演的是緊盯美元的“影子貨幣”的角色,2009年人民幣兌其他主要國家貨幣貶值,兌美元小幅升值的結果已經告訴我們,世界經濟復蘇進程中的貨幣制造仍然在美元和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貨幣之間流動。
盡管澳大利亞、以色列和挪威相繼加息,但大宗商品還是很難擺脫美元指數的影響,自2008年弱勢美元成為美聯儲率先制造流動性遏制經濟衰退的手段以來,大宗商品的走勢慢慢與實體經濟背離,更多的表現卻是一方面大宗商品成為美元選擇國債還是資源作為其避險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宗商品的價格成為需求改善的信號,這兩方面看起來似乎矛盾,但也間接說明了美聯儲調控利率的目標更多的是盯住國內產能利用率的恢復和失業的改善,而不是資產價格。從這個意義上說,對美聯儲首次加息時間是否提前至2010年一季度,我并不贊同,我相信這個時間應該會在年中。從這點假設出發,2010年的美元將不斷在美國經濟改善的加息預期下掙扎,數據好預期上升,數據不好預期下降。美聯儲希望維持利率保障經濟復蘇,就會盡量運用“政策退出”來調控公開市場流動性和貨幣乘數從而調整通脹預期而非直接調節利率,從而推高美債,2010年美元交易將可能更多的從匯率產品流向利率產品。
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不可改變,無非是時間早晚,有了日本以往的教訓,美國不會在經濟復蘇確定之前,喪失對經濟復蘇的主導地位,美元兌歐元更多還是維持貶值的路線。就道瓊斯和歐洲股指相比,2010年道瓊斯將會率先習慣在較高失業率的狀態下上行,而人民幣兌美元的交鋒中,更多還是看中美貿易順差。自美國改變消費國政策重啟擴張出口開始,就意味著中國在經濟復蘇的同時也在替全球去產能化,這點在中美2009年的交鋒中表現尤為明顯,中國一方面希望擴大出口不希望替人做嫁衣,另一方面也一定會用擴大進口,增加海外投資的方式保持貿易低順差,降低人民幣升值壓力。在市場普遍預期明年人民幣升值下,港幣兌美元的走勢更能指導我們的海外投資,港幣兌美元的壓力直接表現世界對人民幣以及中國經濟的期待值,香港市場仍然是美元選擇收益的戰場,不單代表中國價值的H股市場,更多代表中國成長的中資企業會進入全球基金的配置目光。
而爭奪就會在復蘇趨勢確認后,更加明顯的表現在對新產業標準——“碳”關稅的征收??梢哉f,碳關稅深層次的意義是世界經濟新一輪經濟增長動力的標準,一旦提前占領這個制高點,意味著未來的新貿易保護政策將披著“綠色壁壘”的堂皇外衣出現,而對于以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為主要發展模式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碳關稅意味著其發展的產業模式將不得不受到限制。目前恰恰是發達國家的復蘇進程比不上發展中國家,而過快的推出碳關稅有可能會破壞全球經濟復蘇的良好勢頭。從這個意義上說,2010年發達國家的復蘇勢頭越好意味著其推出碳交易的沖動越強烈,而這種新貿易壁壘對新興市場的傷害也越大。而在資本市場上,這種復蘇確認后產業制高點的爭奪戰會更加明顯的表現出歐美市場股指與新興市場股指之間的蹺蹺板效應上,資金會更頻繁的在這種爭奪中流動并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