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2月28日 15:4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廣州2月28日 一條“軟中華”香煙在廣州超市中的正常售價為876元,禮品回收店回收價為550元,然后再由禮品店轉手以750元的價格賣出。在這輾轉的售賣過程中,不僅讓收禮者兌換了現金,還讓禮品回收店凈賺200元,利潤率高達36%。
記者調查發現,每年春節前后都是禮品回收業生意的“黃金旺季”。盡管被專家學者所詬病,但作為一種成熟度已很高的灰色行業,禮品回收在為店主帶來高額利潤的同時,也變相充當了“洗錢機”,這種地下交易長期大行其道。
有關專家指出,斬斷禮品回收的利益鏈條不光是嚴打回收店,根本之道還在于制度防控腐敗源頭。
回收行情猶如股市
廣州五羊新村內黨政軍機關宿舍云集,此處的內街橫巷隨處可見高價回收煙酒茶的小店。寺佑二橫路不到200米的路段就聚集有5家煙酒回收店,這些店面毫不忌諱地將“高價收購名煙、名酒、蟲草、禮品”的燈箱廣告置于門前,店面大小不一,小的雖只有2平方米,但酒架上從茅臺到詩尼軒一應俱全。
宜欣煙酒茶店的潮汕老板給記者開出了一個回收價目表:五糧液52度精裝版430元,軟中華550元一條,藍帶馬爹利XO700毫升760元,軒尼詩XO禮盒裝700毫升900元。老板一再強調要驗貨,如果成色好的話可以再加一些錢。“賣相好的話出手會容易,臨近元宵,是第二波送禮高潮,轉手賣出十分容易。”老板說。
在幾步之遙的民宜百貨商店、景騰煙酒店,記者都得到了幾乎同樣的回收價格,景騰煙酒的張老板說,這是行價,這個時間節點上普遍就是給這個數,上下浮動不會超過10元。
禮品回收現在也是成行成市,回收出價也頗有講究。“做這行一天一個價,和股票差不多,要看行情。過年前一個價,過年之后又一個價,元宵節后價錢最低,沒有人送禮了。”張老板說得頭頭是道。
“現在銷貨正是時候,有的話就要趕緊出手,價錢還是高位。節前半個月價錢最高,買的人也很多,幾乎是成批地買。但是春節這段時間生意就淡一些,現在開始逐漸進入第二個高潮。”他說。
這些煙酒店平時沒什么人光顧,顯得很冷清。景騰煙酒的張老板說,現在做這行都是服務上門,收貨后一般直接付現金。民宜百貨商店的老板王鵬就表示,如果貨多的話,還可以提前電話預約,他們準備現款,直接上門收貨。
變相洗錢隱藏黑幕
從寺佑二橫路步行五分鐘轉入正街就是華潤萬家大型超市,在超市中記者了解到,一條軟中華售價為876元,回收價以550元計僅為正常價格的62%,軒尼詩XO禮盒裝700毫升售價1298元,回收價僅為原價的70%,而藍帶馬爹利XO700毫升零售價為1210元,回收價為原價的62%。
據了解,6折至7折的回收價已經算是高位運作,元宵節過后行價就跌到僅有五成左右,這些中間商通常以低于零售價一成至二成的價錢賣出,其中的剪刀差利潤十分可觀。以銷路最廣的煙草為例,一條軟中華煙回收價為550元,轉手可以賣到750元左右,每條煙凈利潤為200元,10條煙的純利就達2000元。
景騰煙酒的張老板對記者稱,初八這一天他的單筆買賣最高就有五、六萬的貨入庫,這批煙酒趁著元宵節出手,純利會有三萬左右。他開店多年,雖然有淡季和旺季之分,但是平均下來,每月10萬元不成問題。
記者在廣州市區調查發現,在誘人暴利的驅動下,禮品回收店可謂遍地開花,不僅在機關宿舍云集的區域,甚至在同德圍這樣的城中村,也有很多禮品回收店。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蔡禾分析指出,中間商和出售禮品的人瓜分了這塊巨大的利潤蛋糕。在這個商業活動中,并沒有涉及社會生產,只有人力成本、場地租金和時間成本,相對較低廉,但中間二成至三成的差價提供了巨額的利潤空間。
“春節送禮的習俗與人情買賣糅合在一起,很多人借著節日的名義隱藏了種種不正當的目的。而這些禮物作為權錢交易的直接載體,并當作禮物折價出售,是一種變相的洗錢,這背后隱藏著權力交易的黑幕。”蔡禾認為,“更值得關注的是,在禮品回收中,我們往往關注的是利益的既得者,而忽視了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有利益受損。這些贈送的禮品當中,往往相當有一部分是‘公家買單’,公家的錢通過這么一進一出全部轉移到私人的口袋中。”
宜欣煙酒茶店的老板介紹說,來店里出售禮品的客人多不愿被旁人看見,為了方便客人交易,該店還專門在不大的店面內留出一個小隔間,對外是老板一家人的起居室,可實際是交易的隱蔽場所。記者在該店看到,很多貨主往往是一下車就往隔間里鉆,此時其他人都會自動回避。
制度防控腐敗源頭
禮品回收行業一直以來都被社會上的專家學者所詬病,認為禮品回收滋生了腐敗的溫床,要求打擊禮品回收業的呼聲很高。早在2003年,鐘南山、李亭亭等廣州市人大代表就提出嚴查禮品回收,堵塞腐敗漏洞,建議政府加大打擊力度,截斷收禮者的后路與“財路”。
一些法律界人士認為煙酒等屬于專賣商品,進貨和銷售必須經過規定的渠道,工商營業執照中也沒有回收煙酒的經營范圍,禮品回收應該屬于違法經營活動。
廣州市工商局越秀分局辦公室主任陸宇東說,從越秀區的調查結果來看,這些打著“禮品回收”旗號的小店煙酒經營的證件俱全,雖然廣告公開,但是交易一般很隱蔽,很多交易都是直接服務上門,這對工商執法部門的調查取證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而禮品回收的經營者對此卻不以為然。宜欣煙酒茶店的老板就認為,禮品回收業是個正當行業,不是非法買賣。“我們買賣都是貨真價實的,沒有欺騙賣家和買家,商人賺的本來就是差價,而且家里存有這么多禮品用不著就應該拿出來,放著才叫浪費。”
廣州市律師協會名譽會長、全國人大代表陳舒認為,把不需要的東西二手轉讓是社會資源有效利用,本無可厚非。公眾的不滿源于禮物的不正當來源,源頭的問題當然要從源頭入手。
“回收禮品變成了‘洗錢機’,這根本上源于紀檢部門、反貪部門沒有對收受賄賂執行一個‘零容忍’的制度,現在我們很喜歡糾纏在制定一個什么度比較合適的問題,似乎收100塊不是問題,收10000塊才是問題,這種思路留下了彈性空間,有空間就有空子可以鉆。”她說。
陳舒認為,如果打擊禮品回收業只是盯住那些回收店,則并沒有抓住問題的要害,因為禮品回收只是利益鏈條的末端,這對解決權錢交易無濟于事,并且從末端入手解決問題成本非常高,取證困難。問題關鍵還是要從源頭入手,在制度上不留口子,防范公權轉化為私權,這樣才能有效地遏制住腐敗的溫床。“沒有了買家和賣家,這些小店也就無米下鍋,在市場的調控下必然會逐漸消亡。”